我希望,到二零二零年,很少人会再谈论营商事工。这个术语就像一个棚架,当我们正在兴建那真正的东西──荣耀神和为人类与社会带来全人转化的商业行为的一段时日,才需要它。
营商事工一词,有助于理解这概念、肯定商人的价值和动员其他资源;但这词本身并不重要,其概念和应用才重要。
有些人不喜欢这词,并质疑这字词的效用。我觉得不成问题,因尚有其他类似的字词可供选择,例如:带出转化的营商、国度企业或营商使命。这样的讨论可以非常有建设性,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概念背后的神学、宣教学和策略基础;但也能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,和转移视线。我们需要牢记,即使这篇文章也受到语言的限制,因为这都是用英语写成的。
所以,字眼应该是次要或更次要,因以上提到的字词,可能根本无法翻译,或难以翻译得很恰当。我所希望:营商事工到二零二零年不再被使用;我所指的,何止这词!
营商事工是工作神学和呼召神学这个更广的类别中的一个分支。今天,仍然需要阐述这个圣经已很清楚的观点:神呼召人,并装备人从商;对许多教会、宣教议会和神学院,这种观点仍然很牵强。
大多数基督徒领袖不会反对从商的呼召,然而,我们当中很多人仍受制于非盈利的模式,及希腊诺斯底主义那圣俗二分的思想。在实际环境中,我们──全球各地的教会──视“全职事奉”为事奉的最高境界。我们也许不太赞成,但这正是教会与宣教生活的一个普遍事实。
马克∙格林(Mark Greene)──伦敦,当代基督教学院的总干事,提议教会可有两个基本的策略和做法:我们可以找一些人,为教会项目和宣教活动奉献一些时间和金钱;或者,我们可以装备所有人,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,随时随地、在任何事情上、向所有的人,作盐作光。
让我们面对现实:我们被困于过往的教会本质及运作。营商事工是另类策略的其中一个表达:认同、装备、差派商人,透过营商活动,并在营商活动中,为职场带来改变。
观念范本的转变需要时间,且常常涉及压力和痛苦,但当我们一旦经过了,就成为既定的观念。这新观念将成为一个设定的基准。
在范本转变完成之前,和范本转变的过程中,我们需要营商事工之类的词汇,来显彰现有观念的不足之处,并指导我们形成更符合圣经和更整全的工作、呼召和营商概念。
过去,福音派圈子也经历过类似的过程。例如:一九七四年洛桑大会强调的“未得之民”。在二十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,有许多就“未得之民”一词的讨论,有人赞成,有人质疑;但这词有助解释这尚待完成的任务,并推动普世教会为未得之民制定策略。今天关于未得之民的讨论少之又少──无须争议,已经成了既定的共识。
一九七四年洛桑公约强调的“合作伙伴”。与未得之民的概念相似,已经从一个时髦的词语变成了既定词;这个临时的棚架可以拿走了。
作为一个概念和全球性运动,营商事工已经走过了十五年漫长的岁月。在二零零二至二零零四年,“全球营商事工智库”在洛桑大会的领导下,既厘清了概念,且进一步点燃了一个全球性运动。营商事工文库和营商事工宣言,是两件被神使用的工具,推动全球教会进入牟利的范本观念,并天衣无缝地结合了整全和转化的最终目的。
我的梦想、希望和祷告,就是在今后的十年间,从商的基督徒都开展“营商事工”,使这个词慢慢消失,成为历史研究和参考书中的古宝。让这个新的基准出现,成为既定的共识:当基督徒从商,是因为我们认清这是神的呼召和恩赐。我们视自己被神呼召从商,作公司的管家、神的大使,追慕要荣耀神并服侍身边的人:员工、股东、顾客、客户、供应商、税局、社群、自然环境和世界各国。
这就是我们和我们所做的工,不需要任何术语与标签;实实在在地、好好的营商──就像是为神做的。
M | T | W | T | F | S | S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2 | 3 | ||||
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
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
18 | 19 | 20 | 21 | 22 | 23 | 24 |
25 | 26 | 27 | 28 | 29 | 30 |
「全球营商宣教智库」为营商宣教下的定义
- 可持续和有盈利的商业行动
- 定意对人及国家带出天国目的及影响
- 着重经济,社会,环境和灵性果效,并实现整全转化
- 关顾世界上最穷困及最少听闻福音的群体